中宣在線訊 近年來,團市委聚焦主責主業,以服務青年人才為抓手,通過搭建平臺,實現人才聚集,助力青年干事創業。
搭建交流平臺,凝聚青年人才。凝聚社會公益人才,通過指導聯系青志協、青企協、青書協等12個市級團屬青年社會組織,直接聯系211名社會公益骨干,注冊志愿者6852名,年組織公益活動1000余場,志愿時長超6萬小時,打造“伙伴計劃”品牌,推動團屬青年社會組織建設規范化、制度化。匯聚創新創優人才,通過舉辦青年創業大賽、技能大賽、網紅大賽等活動,廣泛聯系青年創業人才、專業技能人才和新興領域青年,為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平臺,聯系服務青年“雙創”人才200余人。培育鄉村振興人才,市縣兩級團委通過組織“返鄉大學生申報創業基地(園)”項目申報,組織農村創業青年參加培訓班,聯系培養近200人的農村青年人才隊伍,2020年新推報6個“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(園)”。當好長三角青年人才橋梁紐帶,恢復成立駐滬團工委,建立駐浙團工委等駐外團組織,聯系長三角近兩千名在外創業就業的優秀青年人才,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就業。
推進品牌項目,培育青年人才。依托市青少年發展青基會,深化實施“棟梁工程”品牌項目,2020年市縣聯動資助學子1648人次,資助金額248.6萬元。建立“棟梁學子”人才庫,持續跟蹤問效,今年回訪“棟梁學子”435名,其中“雙一流”高校學子228名。用好團中央“青年大學習”網上團課平臺,加強對受資助學生的思想引領,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。
夯實人才陣地,服務創業就業。搭建青年企業家交流平臺。規范建設市青企協,新建團組織32個,組織青年企業家赴南通參觀考察張謇紀念館,引領青年企業家厚植愛國情懷,弘揚企業家精神。打造青年創業孵化平臺,市青年創業園為畢業5年內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辦公場地、政策咨詢、創業培訓等服務,孵化“尋夢鮮花”“東振餐飲”等出園企業9家,目前,在園企業28家。建設青年就業服務平臺,聯合市人社局社會專業機構,成立市青年人才就業服務中心,今年中心開辦免費創業就業培訓班16期,共培訓學員448人次,指導學員創辦市場主體208個,創業率達46.4%,幫助學員申報獲批創業貸款94筆,總金額達3356萬元,中心在宣州區11個鄉鎮成立16個就業服務站,上門送政策、送服務、送崗位,推動創業就業服務向鄉村延伸。(鄭澤軍 全媒體記者 利成志)
刷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