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寒頗寒。12月上旬臨近中午,寧國市天湖街道錢村六組的一幢民房前,64歲的劉愛榮正坐在門前做些針線活,旁邊她的兒子——44歲的黃繼留靜靜地看著她一針一線地縫補著,眼神里充滿了復雜的情緒。
陽光懶懶地打在兩人身上,輕柔而溫暖。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故事,很多人都想把時光穩穩地停留在這一刻。
“我下午就坐車去合肥拿藥。你自己在家好好的,我弄好了就回來?!秉S繼留說著,拿出了一沓醫藥費用單據,一張一張地翻看著。聽了兒子的話,劉愛榮輕輕地點了點頭。
劉愛榮(左)和黃繼留(右)在聊天。
突發疾病
時間回到2016年9月的一天。黃繼留像往常一樣把孩子送去上學,正在下樓時,他突然感到一陣頭暈、惡心,很快,他發現自己連路都走得不太利索。趁著還有意識,他撥通了朋友的電話,讓朋友幫忙把孩子送到學校。
家人看到黃繼留的狀態后,趕緊上前扶起了他,但走著走著,黃繼留整個人的身體完全動彈不了?!爸皼]有任何征兆,身體一直都很結實,我還經常運動?!秉S繼留回憶說,后來家人緊急把自己送到了附近的一個診所,一檢查才發現,他的血壓出了問題:低壓達到180,高壓達到230!
隨即,診所醫生建議黃繼留到醫院治療。由于行動不便,醫院給他安排了個輪椅,就這樣,他抱著垃圾桶邊吐邊堅持到了急診室。經過多方會診和全面檢查后,院方告訴了一個讓他驚訝的消息?!搬t生當時說我的雙腎已經慢性衰竭了,處于中后期階段,高血壓也已經處于四期高危狀態?!秉S繼留回憶道。
在院方的建議下,黃繼留來到了南京的一家醫院進一步治療。隨即,醫院對其采取了保守治療的方式,一方面給他開了藥物,另一方面要求他定期進行檢查。就這樣,三年多的時間里,黃繼留開始了兩地奔波:大部分時間在寧國的公司上班,另一部分時間定時到南京檢查。
黃繼留如今要靠藥物來恢復身體。
四處求醫
得知黃繼留還在繼續上班,院方建議他立即停止工作、好好休息?!皫啄甑闹委熁撕芏噱X,家里還有小孩和父母要養,根本不敢在家休息?!彼寡?。
2019年6月,在兩地奔波了三年的黃繼留還是“倒下”了,身體狀態變得越來越差:記憶力大幅減退、耳朵轟鳴、渾身無力……面對逐漸惡化的病情,黃繼留不得不停下了手頭工作,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檢查和休息上。
為了能夠更好地恢復健康,院方建議黃繼留通過換腎進行治療,但稀缺的腎源和高昂的費用讓他望而卻步。2019年年底,院方給了他更明確的建議:回家進行透析。
長時間服用藥物和幾乎不間斷的透析,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?!安凰銇砘氐穆焚M,前期光治療就已經花了7萬多塊錢了,僅有的一點積蓄也用完了?!秉S繼留說,后來幾個月的透析,讓自己的身體逐漸變得虛弱。
更大的壓力是,透析的高昂成本讓家里人難以承擔?!耙粋€星期要透析三次,透析到最后,身上的血液顏色越來越淡?!痹谠悍降慕ㄗh下,經過深思熟慮后,黃繼留和母親到合肥進行了詳細檢查,想通過換腎的方式開展治療。
得知能夠割一個腎給兒子幫他治療,原本情緒低落的劉愛榮突然有了精神頭?!八俏疑?,為了他,我兩個都捐了也愿意……”回憶起當時的感受,劉愛榮的聲音哽咽了起來。
割腎救子
“通過檢查后,合肥的醫院發現我們的換腎配型成功?!秉S繼留說,可是二三十萬的手術費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。在街道和村里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下,一筆筆善款送到了他手里?!半m然是杯水車薪,但讓我們一家人覺得特別感動?!?/p>
今年9月30日上午,等待了數月的黃繼留母子正式進入了換腎手術階段。前后近八個小時的手術終于結束了,醫院告訴他“手術基本成功,新換的腎開始正常工作了”。聽到這個消息,劉愛榮哭紅的雙眼再次流下了淚水,這一次包含著喜悅。
從醫院回來后,黃繼留和換腎給他的母親處于休養的階段,兩人日常都要依靠服用藥物來恢復?!艾F在每個月都要到合肥的醫院拿一次藥,每一次出發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?!秉S繼留說著,把手里的醫藥費用單工工整整地疊了起來。
如今,只要兒子黃繼留在家,劉愛榮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他身邊,照顧好他的日常起居,同時也進一步恢復自己的身體。而她的老伴,依然靠著在外面做些零工,補貼著家用。(仇發蕾 全媒體記者 顧維林 文/視 葉競文/圖)
刷新